主办单位:海门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:海门街道嘉陵江路1588号 邮编:226100 电话:0513-82118801 |
部门概况 | ||||
| ||||
| ||||
海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建立于2003年10月;2007年7月,被列为市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,定编10名,财政经费独立核算;2010年5月,中心成立党组。2010年7月,中心乔迁至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兴建的3000多平方米的新大楼办公,功能不断拓展、队伍不断壮大,软硬件建设大提升。 中心立足大调解平台,设立了联合受理大厅、信息科、接访调处科、调解室、对接办、稳评办、联动联调办公室、听证室、调解员培训学校、大调解视频指挥中心、领导接访室、督查科、办公室等十二个科、室、厅,建立了劳资纠纷、医患纠纷等十一个专业调处工作站。大调解的矛盾排查、纠纷调处、风险评估、听证对话、工作对接、综合管理、业务培训等功能不断彰显,有效构建了“一综多专”的大调解新格局。目前,中心除3名领导外,有工作人员33名。 在实践中,形成了九大机制:一是以定期排查、滚动排查、重点排查、专项排查纠纷为主要手段的排查预警机制;二是以领导接访、听证对话、稳定风险评估、村民说事议事等为主要内容的源头防范机制;三是以上下联动、部门联手、信息联网为主要方式的联动联调机制;四是以区域倒查、系统倒查、逐级查究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责任机制;五是以首问首办负责、限时办理、服务承诺等为主要内涵的调处服务机制;六是以效能督查、专项督查、类案督查等为主体的督查工作机制;七是以完整考评指标体系开展季度通报、半年讲评和年终考核的绩效评估机制;八是以公调、检调、诉调、援调等对接为基本方式的调解对接机制;九是以劳资、拆迁、医患、环保、交通、校园、消费等纠纷为重点调解对象的专业调解机制。 在工作中,创建了九大特色:一是军地共建的涉军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;二是在工业发达乡镇建立的“村企矛盾联调工作站”;三是在外来人口服务中心建立了外来人口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站;四是发挥法律专家等专业人士作用的个人调解室;五是在外来人员聚居区建立的“新市民调解工作室”;六是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社会人士参与的阳光调解队;七是四甲镇等乡镇发挥留守妇女作用组建的妇女调解队;八是发挥“五老”余热的老干部调解团;九是适应社会发展,独创的“海门市虚拟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”。 经过多年的发展,海门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已成为融舆情汇集、调解调度、对接指导、协调管理和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为一体的实体运作机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