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海门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05086090号 地址:海门街道嘉陵江路1588号 邮编:226100 电话:0513-82118801 |
工亡赔偿引纠纷 依法调解化矛盾 | ||||
| ||||
| ||||
三厂街道某磨具厂职工代某某在工作期间被钢管撞击受伤,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。 事后,代某某亲属与磨具厂负责人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,代某某亲属聚集在厂区门口讨要说法,纠纷随时可能进一步激化。三厂街道人民调解委在获悉相关情况后,立即主动介入调解,防止了事态激化。 调解员到达现场后,首先安抚了代某某亲属悲伤激动的情绪,了解他们的具体诉求,同时劝导代某某亲属放弃不理性行为,引导他们走合法理性的渠道,合理表达诉求。待代某某亲属情绪稳定后,调解员又立即找磨具厂负责人马某了解情况。 为防止事态恶化,调解员在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双方进行调解,运用“背靠背”的方法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。在做代某某亲属工作时,调解员对他们痛失亲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,并适时指出亲属应依法理性维权,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才能尽早解决纠纷。同时参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为代某某亲属计算了赔偿额,并举例了近几年类似案例的赔偿金额。调解员告知代某某亲属,过高的赔偿要求并无法律依据,厂方肯定也不会同意的。 对于磨具厂负责人马某,调解员除了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,更注重从纠纷解决对工厂运营方面的影响做工作,纠纷及时解决能使厂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,减少损失。此外,调解员在与磨具厂负责人马某沟通中着重打感情牌,详细讲诉了代某某家的实际困难,希望马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,考虑代某某家里的实际情况,提高赔偿金额。 经过多轮调解,调解员最终以法律规定为依据,恰当运用调解技巧,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,做到情、理、法相结合,使双方逐步达成共识,最终成功化解纠纷。(蔡杰英) |